手工电弧焊加工常见应用场景
机械制造:设备机架、零部件拼接、管道安装等。
建筑工程:钢结构厂房、桥梁、压力容器的焊接。
维修改造:机械设备、车辆、管道的现场维修与补焊。
五金加工:小型金属构件、工具的制作与拼接。
气体保护电弧焊加工主流类型及差异
类型 核心特点 适用场景 保护气体
MIG 焊(熔化极) 焊丝既是电极也是填充金属,焊接效率高 中厚板拼接、批量生产(如汽车制造) 氩气 + 氦气(铝合金)、氩气 + CO₂(碳钢)
MAG 焊(熔化极) 以 CO₂或混合气体为保护,成本较低 钢结构、机械零部件焊接 CO₂单气体或氩气 + CO₂混合气体
TIG 焊(非熔化极) 钨极不熔化,需单独添加填充焊丝,精度高 薄板焊接、精密部件(如航空航天零件)
关键性能与效率差异
焊接效率:手工电弧焊电流小(通常 50-300A),单道焊透厚度≤5mm,效率低;埋弧焊电流大(300-1000A),单道焊透厚度可达 20mm,效率是手工焊的 5-10 倍。
焊缝质量:手工电弧焊受人为操作影响大,焊缝成形一致性一般,易出现飞溅、夹渣;埋弧焊自动化控制,焊缝成形均匀、缺陷少,力学性能更稳定。
操作难度:手工电弧焊对焊工技能要求高,需控制运条速度、角度和电弧长度;埋弧焊只需设定参数,操作门槛低,人为误差小。
成本与后续处理差异
综合成本:手工电弧焊设备投入低,但人工成本高、效率低;埋弧焊设备投入高,但若批量生产,单位焊缝成本更低(省人工、材料损耗小)。
焊后处理:手工电弧焊飞溅多、焊渣厚,需额外清理;埋弧焊飞溅少、熔渣易剥离,后续处理更简便。

